曾经农残超标产品从这个批发商业市场流出

  正义网讯(记者丁艳红 通讯员罗蒙)近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来到辖区某农贸批发商业市场,对该院办理的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诉讼案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检察官在批发商业市场看到,入场的商户均有完善的进货台账,并在摊位显著位置公示附有追溯码的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供消费者扫码查看,该批发商业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得到一定效果治理。

  “我们这儿超市销售的香蕉、甜椒和菠菜,经过抽检后有8批次都出现了农药残留超标,而这些农产品全部是从西秀区某农贸批发商业市场供应过来的。”2024年4月,镇宁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公益诉讼案时发现了该情况,于是将问题线索移送至批发商业市场所在地的西秀区检察院。接到线索后,西秀区检察院检察官立即到该农贸批发商业市场走访调查。

  经调查了解,该市场是安顺市农产品的销售枢纽,不同产地的果蔬、水产等在此汇集后,销往安顺所辖6个县区及周边城市等地的90余个商超、农贸市场和餐饮企业,日销量达1300余吨。

  检察官现场查看农产品入场和销售的流程,调阅6个销售地的检测报告,发现市场开办方违反《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允许无产地信息、未提供质量安全凭证的农产品入场且未开展场内快速检测,销往下游商超、农贸市场后,陆续有58批次农产品样品被检出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

  2024年5月,西秀区检察院向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该农贸批发商业市场严格落实入场查验和快速检测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场监督管理局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对市场开办方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督促限期整改,对入场销售者集中开展进货查验专项检查。

  市场开办方制定了《批发商业市场商户入场须知》和《销售者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并张贴在市场醒目位置,组织143家商户进行食品安全专题培训,督促商户建立进货台账,如实记录入场农产品的品种、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合格证明等。开办方每天随机对场内40余种农产品抽样检测,一经发现不合格样品及时报告行政机关进行查处,并定期将抽样检测和查处信息在市场入口对外公示。

  “2024年中秋、国庆和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我们农贸市场在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监督中被陆续抽检样品52批次,全部合格。”开办方工作人员向检察官介绍说,该市场已将涉及农产品的4380条产地信息录入到贵州省食品安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中,提供给下游商超和农贸市场的消费者查询溯源,让我们消费者购买的农产品实现了来源可循、去向可追、安全可控。

  北京正义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没有经过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

  京ICP备13018232号-3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11]0064-023号京公网安备 076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