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4 复合包装袋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在行业发展早期,玻璃瓶大输液因其重量大、运输成本高而有着非常明显的销售半径,呈现明显区域性。随着规模化企业的全国性布局以及大输液产品软塑化趋势,大输液行业自然形成的区域性特征正在降低。
大输液是我们国家医药行业五大类重要制剂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同时,由于大输液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用药需求稳定,经济波动对行业影响较小,行业周期性不强。
在行业发展早期,玻璃瓶大输液因其重量大、运输成本高而有着非常明显的销售半径,呈现明显区域性。随着规模化企业的全国性布局以及大输液产品软塑化趋势,大输液行业自然形成的区域性特征正在降低。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覆盖城镇和乡村居民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逐渐成形,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诊所等的第三终端市场规模日益壮大,作为基础性用药的大输液市场需求量持续不断的增加,大输液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
据中研普华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大输液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1200亿元降至95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3%**。这一变化源于多重因素叠加:
集采政策深化:国家医保局对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基础输液品种实施**“带量采购”,中标价格平均降幅超40%**,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临床需求结构调整:随着精准医疗推广,传统大输液使用量下降,而特种输液(如营养型、治疗型)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2%;
环保政策加码:国家药监局要求2025年前淘汰非PVC软袋输液,推动企业加速升级生产设备。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5-2030年大输液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可降解软袋:山东威高集团研发的“PLA生物降解输液袋”通过FDA认证,碳排放量减少70%;
智能化包装:科伦药业推出“NFC防伪输液瓶”,扫码即可追溯生产全流程,杜绝假药风险。
靶向输液系统:石药集团开发“脂质体阿霉素注射液”,肿瘤靶向效率提高至90%,副作用降低50%;
缓释技术突破:恒瑞医药的“多室袋输液系统”实现药物分阶段释放,单次用药时间缩短50%。
科伦药业、石药集团、华仁药业占据65%市场占有率,其优点是全产业链布局(从原料药到终端产品)和研发能力(2024年三家合计投入研发费用超40亿元)。
岭南制药深耕“抗病毒输液”赛道,2024年新冠后遗症治疗相关这类的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0%;
2024年“联影智能输液机器人”获NMPA三类证,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单院采购成本降低30%,已在全国200家三甲医院落地。
欧盟委员会对来自中国、印度的大输液包装材料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企业需缴纳额外关税,出口成本上升15%-20%。
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中国大输液市场规模将小幅回升至1000亿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行业将呈现三大趋势:
营养型输液(如氨基酸、脂肪乳)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12%,2030年占比将超40%;
AI辅助配液系统:北京协和医院引入“智能输液工作站”,配药错误率降至0.01%;
可回收输液器:强生推出“100%可降解输液器”,获欧盟碳中和认证,单件售价提高30%。
海外并购潮:复星医药收购葡萄牙Bionovis公司,获得欧洲高端输液市场准入资格;
本土产品出海:华仁药业的“非PVC软袋输液”进入东南亚市场,单价较国内高25%。
“药企+医院+保险”:平安健康联合科伦药业推出“输液安全险”,覆盖药物不良反应理赔;
“产学研+资本”: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与国药集团共建“新型输液材料联合实验室”,获国家专项基金支持。
想了解更多中国大输液行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大输液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更多最新行业市场研究的分析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行业文章库】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